创作与创作欲

之前谈了写作,这次来谈一谈创作。

如我之前所说,我觉得这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话题。写作是一种方法,创作更多地是这种方法去实现的概念。自然,创作不仅局限于写作这一种方法,只不过我能做好的也只是写作这种比较离散的事情了。但就算在写作这一大的框架下,我觉得,写作是‘写作’里的‘写’,创作是‘写作’里的‘作’。‘写一些东西’里的‘写’,和‘写一些东西’里的‘东西’的区别。

所以这次来谈一些‘作’,谈一些‘东西’,谈一些比写作更唯心,更形而上学的话题。


之前我也很多次提到过自己最近的兴趣爱好,写自己的‘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的世界观设定和剧本。可以理解成剧作,奇幻写作,游戏设计,即兴演出四个方向以某种莫名其妙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中间缝合出来的这么一种兴趣爱好。将近一年下来,定型的东西写了一篇八十五页的pdf文档,还有很多活的,不定型的,没法写出来的东西,要么在脑子里构思着,要么和其他参演者一起演绎了出来。

这是花了不少时间的。虽然我还没有因此而去让兴趣写作占据学术和学术写作所需要的时间,这一年的绝大多数空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了。

在写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差不多把最开始,最基础的东西写完了,再回头一看。当时就非常的惊讶,就想着,我怎么就写出来了。

因为我从小到大,绝大多数兴趣爱好都是脑子一热就去做了的事情,等脑子热过了,就不去做了。这费了不知道多少种的乐器和运动器材,如同绝大多数我这一辈的中国孩子一样。到现在了,真正坚持做了下去的兴趣爱好,无非两件事:做算法,和这件…就用兴趣写作来代指吧的事情。

而这两件事里面有一件现在已经算是我的工作,我的正业了。只是兴趣在支撑的,就剩下兴趣写作了。

为什么呢?


把话题再往上拉一点,谈一件更唯心的事情,创作欲。

抛开人的内心不谈,我是个很标准的理科生。理科很好,文科很差,语文勉强及格,英语只有硬实力,历史地理政治都没有系统性地学过。很多人总结下来觉得是天生如此,从小就聪明,逻辑能力强,读得懂抽象的东西,如此如此。

我不否认。我的确有理科,尤其是算法学和理论计算机学这种需要很强的逻辑的学科,的天分。事实证明,我也做得挺好的,没有埋没了这种天赋。

但是与此同时,有对于一方面的能力和去做这方面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有对于一方面的能力和去喜欢这方面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到了这里,就不能再把一个人的内心抛开来谈了。

我从思维上是这么样的一个理科生,但我内心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自己也很长时间里没有过一个明确的概念。大概是到了本科第三年左右,才开始对这方面有了一些的思考。

思考完了,越思考越会察觉到其中的矛盾。我认为我归根结底是一个内心非常…细腻?…的一个人,会想很多事情,不只是去想一些可以用逻辑来处理的事情,而是更唯心更哲学的问题。例如,我内心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矛盾。理性和感性到底有多相对,其中的界限到底在哪里,我到底是算哪一边,还是说这之中有一些可以让人容身的非空交集。


从这种思考衍生出的两个对我来说十分重要的话题,第一是我到底为什么会喜欢做算法,做理论计算机科学。这一点我想通的比较早,有关艺术和美,应当以后再谈。第二件事,我其实是一个创作欲非常强的人,这是之前我看着自己三个月写下来的东西,问着,‘我怎么就写出来了’,以后才总算想清楚的事情。

我说到底还是个人,人是种社交动物。每个人都应当有一种好的欲望,去和其他人交流,去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给别人听,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别人看,做一种精神上的暴露狂。这自然不代表每个人都会去按照这种字面意义直接去做,去大街上拉个人就开始谈人生理想。我也不会去这么做,这样很不礼貌。但是如果能抛开一切制度和社会习俗,人与人之间都敞开自己的思想,能自由地交谈,自由地互相理解,这何尝不是一种理想国。

但是理想国也只存在于理想之中,所以我也就不会去大街上拉人,把自己的思想像喂饭一样塞到他的嘴里。但是我依然可以像这样,把自己的思想放在这个叫互联网的虚拟博物馆里面,让感兴趣的人自行取阅,少了一层‘我想说服你,我想让你这么去想’的屏障。

我也可以用更加委婉的方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话的时候多带几个圈,拐个弯抹个角,让想要去想的人自己开始去想,是不是有这么一种道理。这就叫讲故事。创作。因为故事是带有目的性的,你讲的故事背后有一个你想讲的故事,有一个你想讲的道理。

而我从小到大,想讲的故事,可就太多了。


在本科之前,甚至在本科最开始几年,我断断续续进行了很多次艺术创作的尝试,不仅限于写作,也包括了尝试美术,主要是像素画,或者音乐。这些尝试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在最开始的热度过去以后也就放下了。

抛开其他不谈,这几次失败的写作的尝试,到头来并不是完全的无用功,因为我现在用兴趣写作在写的这个故事,和我七八年前想写的故事,从内核上是同样的故事,都是基于我个人对许多许多事情的观点精炼而成的一个故事。在构思了这么多次,这么多年以后,大致总算是炼成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开花结果了一次。

这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是很难以想象的。去年一年来,虽然又被关在了家里一整年,但我是很开心的,睡眠质量也好了太多。就是因为创作欲得到了满足,找到了一个可以将其宣泄的窗口。因此我才会认为,这真的是人类本质上会存在的一种追求。


至于为什么成功坚持下去的,开花结果的,是这一次,而不是之前那许多次,我其实到现在也没能得出一个定论。不过总结出来的原因,第一是进行叙事所采用的媒介:之前写…说直白点,网络文学,是一种很单方面的创作;这一次的这种在剧作和写作和设计和表演之间的互动性写作,作为艺术和叙事的媒介所具有的这种互动性,我单独拎出来可以讲很久,但是和这次的话题相关的,就是可以更加直接地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其他人,更加直接地满足自己的创作欲。

第二嘛,我觉得就是很简单地,我终于想通这些事情了。想通了自己到底是为什么会去写这些东西,会想去写这些东西,会去进行一些创作,会去进行什么样的创作,会想去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内心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把高度下降回来一点,回到创作。

我做这种兴趣写作,做到现在,单纯是,如同我对这种行为的称呼一样,基于兴趣。只是想写,想讲给感兴趣的人听,而不是期望任何金钱上,物质上,精神上的回报。我也很明白,从唯物的角度上,这种兴趣做下去不过是白费时间,毕竟这不是正业。但是只要掺杂了一点点唯心主义,这种创作的意义就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一样,再明显不过了。

也因为是基于兴趣,我可以像这样,自私地去做一个业余的剧作家,奇幻作家,游戏设计师,和即兴演员,不需要受到任何系统性的正规训练,不需要考虑其他人对我的水准的评价。并不是说,系统性的,经过训练的艺术创作是不好的,毕竟我无权也无意去对专业创作者去评头论足。只是说,我不会在意,也不需要专业创作者去对我的作品发表什么批判和指点。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我无意中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刚好差不多是开始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所持的观点,被这句话淋漓尽致地说穿了,因此虽然我直到几分钟前还不知道出处,但这句话对我触动太深,我到现在还能默写出来。写到这里的时候,去查了一下,出自一部叫做‘Dead Poet Society’的老电影,中译叫‘死亡诗社’,台译叫‘春风化雨’。我对这部电影没有半点的了解,但是从我五分钟能够了解到的内容,其中所想阐述的观点,应当与我的思想十分吻合。

我想,我最幸运的一点,就是不需要为维生的物质上的需求而烦恼,因此而将创作作为纯粹的,精神上的追求,也就可以因此尽兴地,随性地去进行创作。我不能理解其他人,多少年前那些穷困潦倒,露宿街头,指望着可以靠自己的作品吃饭的那些名家的心里所想,但是如果我要将创作作为生存所必要的工作来进行的话,多少会少一份乐趣。我虽然同意兴趣和工作相重合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这样一来多少会需要顾及他人的期望,顾及自己的需求,多了一份忧虑。

童话书‘一千零一夜’里的叙述者,山鲁佐德(Schenezarade),有在这一方面上和我完全相反的经历:如果她不讲故事,不讲好故事,等天一亮,国王就得把她的头砍了。我虽然庆幸着时代变了,我不需要为了自己的生命讲故事了,但我也会觉得,能像这样坚持一千零一夜,讲一千个故事,山鲁佐德对讲故事,对创作的热情,并不会比我少。


Jan 16, 2022. West Lafayette, Indiana.